沭阳县沭城镇长庄居委会共产党员、县人大代表唐延明靠高效养殖,奔向小康路,受到当地干群的称赞,被誉为“新农村建设和小康路上的领头人”。
唐延明今年50多岁,1.8米多的个头,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钻研养殖技术,取得丰富的经验,成为全县有名的养殖大户,多次受到县委、县政府的嘉奖,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,评为县优秀党员。2001年在政府“全民创业”政策的感召下,他决心重振旗鼓,大显养殖圣手。经过考察,到本县的钱集镇承包100余亩鱼塘,并在鱼塘的四周栽植680株杨树,现在鱼塘内鱼欢虾跃,鱼塘四周绿树成荫,仅杨树就价值15万元;去年春天经过招投标,他又承包了沭城镇新南村的110亩鱼塘,并放藕73亩,在鱼塘边上搭建10间猪舍,年养两茬猪共300余头,还养鸭1700只。
由于投资较大,购买猪饲料缺乏资金。老唐想出一个办法,与城区的几家饭店联系,先后和新纪元、壮元楼等七八家大酒店达成协议,利用酒店的饭水喂猪,再利用猪粪和鸭粪养鱼、为杨树施肥,降低了养殖成本。老唐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,但他刻苦钻研养殖技术,从新华书店购买了《猪病的防治》、《鱼的养殖技术》、《杨树的管理》等书籍,抽空就认真研读;他还在鱼塘边上建了简易的房子,添置了床被、炊具、电器等日常用品,吃住在养殖场,观察鱼、猪的生长情况,还雇佣两人为他养鱼、养鸭、喂猪,每月发放工资800余元。
接上
平常的生猪防疫都是老唐自己按照技术要求配药和注射,节省了一大笔开支。
由于技术和管理跟上,去年唐延明的鱼、猪、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老唐初略地算了去年的经济收入:“承包的210亩鱼塘,每亩利润1000多元;饲养的300多头肥猪每头利润800元;承包的70余亩藕塘,每亩利润3000元左右;饲养的1700只鸭每只利润10余元。这样,一年养殖的综合效益可达几十万元,今年春节前可以还清全部投资;新的一年更可赚大钱啦!”说到这里,老唐点了一支香烟抽了起来,笑得合不垄嘴。
老唐还说:“我搞养殖能这样顺利成功,不单是本人肯钻研,有技术,还多亏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及镇、村领导和朋友的关心支持。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关心和帮助的,要以更大的业绩去回报他们!”唐延明高效养殖取得丰厚地回报,目前他家楼房和各种高档家俱应有尽有,还买了货车供儿子跑运输。我们坚信:唐延明在“全民创业”的路上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