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泥鳅自然繁殖产卵率低,且产出的卵容易被亲鳅吃掉,收集天然泥鳅的受精卵很不方便,操作难度大。那人工培育泥鳅苗种成活率一般有多少呢?凌去非介绍说,如果把握好了泥鳅仔鱼早期的开口饲料关和早期池塘水体溶氧关,一般培育泥鳅仔鱼的成活率可达到60%左右。
人工培育泥鳅苗种时为防止亲鳅摄食受精卵,应及时将受精卵收集在一个无污染、容积相对较大的塑料桶内集中孵化,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400~500粒/升。并在孵化桶内放一个充气石,连续充气,在20~25℃的水温条件下,受精卵经过25~30个小时即可出膜,一般出苗率可达到80%左右。凌去非说,泥鳅苗种的培育一般在5—6月份进行,主要促进已经出卵的泥鳅仔鱼摄食生长,在投放仔鱼前每亩投放500公斤腐熟的粪肥肥水,培育天然饲料。一般每亩投放泥鳅仔鱼15万~20万尾,全池泼洒豆浆一方面作为泥鳅仔鱼适口的开口料,另一方面肥水培育轮虫,为仔鱼生长提供天然丰富的饲料。培育泥鳅苗种的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,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~5毫克/升,控制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。泥鳅仔鱼一般经7~10天的培育即可转入其他池塘分开养殖。
近日,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王玉新主任主持的“大鳞泥鳅人工育苗及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”项目,泥鳅苗的成活率达到了70%以上,王玉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,该项目主要采用的是网箱亲鳅产卵,产卵结束后将亲鱼取出,将网箱放入有微流水的水泥池中孵化,一般水温越高,泥鳅出苗率就越高。泥鳅出苗后除以前期肥水产生的浮游动物为饲料外,还可补充投喂鸡蛋黄作开口饲料,一般经4~5天,泥鳅苗能正常游泳时即可分散养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