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种文化”给泗洪带来了丰厚的红利――短短几年时间,不但提升了农民的精气神,还催生一大批特色文化村。
从敲破铁桶到敲牛皮大鼓,锣鼓队名声鹊起
首届全国锣鼓大赛前些时在历史文化名城“史圣司马迁故里”――陕西省韩城市举行。泗洪峰山吴家锣鼓队的《凤翔洪泽湖》夺得最佳创意奖。
“两岸三地20多个省市区、16个民族、30多个鼓种,200多支团队参加比赛,我们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代表队。”吴家锣鼓“掌门”吴昌銮激动地说。“想当初,几个锣鼓爱好者凑在一起想唱戏,可没有锣鼓,便找来破铁皮桶当作锣鼓敲,吸引了一大帮人围看。直到2006年的一天晚上,大家聚在后窑村宋体华家门口一起这样唱着戏,乡党委书记张敏看到后,让人把一只大鼓送给我们,我们当天高兴得唱到半夜。”
接着,峰山乡因势利导,由财政出点钱,帮每个村建起小戏台,并购买点服装道具。每到节假日、农闲或者天热的晚上,戏台热闹非凡,几乎户户都有节目,村民们上台开锣就唱。全县50多支锣鼓队相继应运而生,鼓声响出了家门甚至省门。
“农忙时侍弄农活,农闲时接到业务就出去挣钱。每场演出,除去成本,每人至少可以获得百余元报酬。”提及外出演出,鼓手王云彦眉飞色舞。记者看到,如今的很多泗洪锣鼓队,不仅牛皮小鼓一人一面,还有直径近两米的牛皮大鼓,甚至还有上万元一只的骆驼皮鼓。
文化“金种子”发芽吐穗,乡乡长出特色文化
泡豆、粉碎、加热、勾兑……在泗洪县西南岗峰山乡街道的墙上,一幅幅千张制作流程图,惟妙惟肖;边上,同样是手工绘制的舞龙舞狮、锣鼓墙画,栩栩如生。
雨后春笋般的项目,是该县“种文化”的结晶。3年前,泗洪启动“百场文艺演出乡村行”活动,至今已送戏下乡300多场次。曹庙乡63岁老农龙登友组建了“夕阳红”农家宣传队,县文艺专家手把手教演员排练。“目前,我们的节目多达30多个,可连演近4个小时,演出时常被围得里外三层。”龙登友兴奋地说。
泗洪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吴雪丽感慨:“以前,要搞场文艺演出把人愁死了,全县筛选不出什么节目。现在,23个乡镇个个有特色文化,都能搞一台像样的戏,连泗洪螃蟹节接待来宾的大型晚会,都是这些乡土艺人创作出演的。”
仅去年,泗洪便以奖代补拿出124万元为各乡镇文化站配发2.5万元活动器材,并对部分业绩好的乡镇给予3万到14万的奖励。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籽。如今,泗洪已经涌现峰山陶土工艺村、锣鼓工艺村等特色文化村近100个,各类博物馆56个,乡镇小戏台100多个,90多支宣传队,各类群众演员1000多人。
民间文化因子滋润“催化”众多富民产业
上塘镇上塘村7组李绍兰家的牛舍,拴着20多条牛。牛舍里,环境整洁,舍外堆着的饲草用干净的布子盖了两层。
“养牛是粗活,干嘛这样精细?”
“现在不精细不行了。镇里每年举办一届‘欢牛节’,评选‘牛王’‘牛后’。几届下来,前来购买商品牛的客户,都依据评选牛王牛后的标准,即牛的外貌特征、膘情、生产性能、年龄等多个方面来开价。灰头土脸的不但价低,而且没有市场。”
拉石磙比赛、乘牛车游古镇、品牛肉美食、赏牧童短笛、看男耕女织以及牛王牛后评选等活动,上塘镇一年一度欢牛文化节,不仅吸引了全镇和周边乡镇数万人参加,还吸引了安徽、河南、山东等地的群众和商家。全镇养牛从两年前的不足2.5万头发展到现在的近5万头。
既要富脑袋,又要富口袋,这是泗洪人不遗余力地去挖掘、盘活民间文化资源的动因所在。
梅花镇每年别出心裁地举办一次“掰手节”。“每次节会,都有万余名本地以及临近的河南、安徽等地群众参加。他们空手而来,带着这里的青壳鸡蛋、梅花贡米、小花生等特产回去。”梅花镇党委书记赵毅说。随着梅花镇名气扩大,已有100名外地人来镇区购买商住房。